
弄堂深处的烟火气,说的就是福和面馆。昆山花园路、长寿路、曹家渡、彭浦新村等上海富烟火气的地段都有福和的身影,但饭点永远人声鼎沸,排队半小时是家常便饭。

这次去的是公司附近的八佰伴店,店里十来张木桌,墙上贴着老上海海报,烟火气混着现炒浇头的镬气,勾人馋虫。
福和面馆有自己的“浇头哲学”:几十种浇头排列组合,现炒现浇。虾仁鳝丝面里的鳝段肥厚弹牙,辣肉丁拌面甜辣交织。
这次是跟着老食客点的招牌大肠猪肝腰花面。对的,本帮面必点的“三浇头”。
大肠、猪肝、腰花,堆到看不见面,分量实打实。大肠酥嫩无腥气,腰花滑如凝脂,猪肝软嫩,处理得很到位。浓油赤酱裹着劲道面条,一口下去“鲜得眉毛掉下来”。
总体而言,没有那么嗜甜的面食者会喜欢福和。对了,紫菜汤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配。也不用担心面条分量,可以免费续面,老板“做人家”的诚意十足。
「福和面馆」
地址:北外滩街道花园路15号;
张杨路601号浦东食品城一楼
(等多家门店)
从烟火气十足的七浦路到黄浦核心地段的进贤路,早在30年前便征服无数吃货的心樂面馆,当然得列入此次老上海本帮面的品鉴LIST。

一转进进贤路,眼前多少会闪现《繁花》中某帧景象。推开心樂面馆的黑木门,扑面而来的是炸葱油的焦香和现炒浇头的锅气。店面虽不大,但干净整洁。厨房里师傅们颠着冒火苗的炒锅,烟火气十足。
特色浇头个个能打。而招牌大肠面是心樂面馆当之无愧的“头牌”。你看到店内自信地挂着写有“海上第一肠”的牌匾,就懂其30年来有多受欢迎。

上桌,现炒的大肠浇头堆得冒尖。心樂面馆的大肠面偏老式做法,大肠处理得极干净无丝毫异味,只保留少许油脂,入口肥润不腻,弹嫩多汁。
老客最爱拌开面条时那一勺滚油浇蒜末的“滋啦”声,混着白胡椒的辛香,吃得人额头冒汗。面条则吸饱了酱汁,筋道滑溜,嗦一口满嘴麦香。尾声,碗底剩的酱汁稠得能挂勺。
当然,也可尝试腰花、辣肉、牛蛙、蟹粉小龙虾等招牌浇头。蟹粉小龙虾油润鲜亮,手剥河虾弹牙紧实,淋姜醋后腥气全化甜鲜。
对了,心樂面馆的炸猪排也是点单王,火候到位,配上灵魂的“老搭子”辣酱油,经典。也可以试试当下季节老上海餐桌上的地道美食荠菜肉丝年糕,春日限定美味。

开在徐家汇核心地段的和膳面家,老早在彭浦的第一家店,就是街坊相熟的不二所爱。
创始人是老上海人中的面馆发烧友,对于做菜有着一丝不苟的钻研热情与博采众长的胸怀:他喜欢研究红汤面的汤头,鲫鱼汤面的鲫鱼来头,一块素鸡如何挺括有型内里绵软滋味浓厚,现炒浇头的猪肝得厚切多少尺寸出来的质感才能惊艳......

一碗拆骨水库鲫鱼面,足见功夫,是和膳面家的招牌。江浙地区湖泊水库里的河鲜因为水质清爽,鱼类肉质紧实鲜甜。一条接近一斤的活鲫鱼拆骨出三两肉,骨架慢熬鲜汤,出这一碗绵密鲜甜的鲫鱼汤面。
想要尝些不同口味,可以点个浇汁脆口门腔,所谓“浇汁”是一众烹饪名师的传承老技法,门腔则是猪舌头当中最嫩的部分。浇汁腌过再猛火现炒,一把嫩绿葱段散出甜味,门腔脆口多汁,可热拌可过桥汤面,吃的是一个老本帮的讲究。
焖肉、熏鱼、烤麸三种本帮浇头汇合的“红三面”,亦是经典。焖肉和熏鱼承载老本帮手艺的精髓,烤麸湿润浓郁。此外,葱香四溢的蛤蜊面、酱汁猪肝葱油拌面、本帮酱炒鳝丝面,都值得一试。
“慢慢交,下趟再来切辣肉面呀!”
「和膳面家」
地址:徐汇区南丹东路118号(徐家汇店)

名字唬人,味道却叫人上瘾!铜铸蛇首门环,裸露的砖墙、工业风吊顶,艺术家手绘画和中国风毛笔字......这里不是哥特主题酒吧,而是沪上饕客私藏的暗黑系面馆——毒蛇面馆,以一碗响油鳝丝面勾住无数食客的味蕾。
何为毒蛇?听说是老板属蛇,又取谐音“独舌”之意,力求成为独一家的好味道。

浇头都是现点现炒,滑看菜单,既有酱爆猪肝、酱爆腰花等上海本帮经典浇头,也有酸萝卜牛肉、酸菜鸡胗、土豆泥肥肠等新式浇头。
点了最经典的招牌响油鳝丝面。上桌时还“滋啦”响,葱香混着胡椒香“轰”地炸开,想象着师傅将热油往葱花上一泼的瞬间。
现划的鳝鱼段裹着酱色,肉质弹嫩。拌开面条使其吸饱酱汁,鳝丝挂着黏糊糊的酱汁,咸甜里突然窜出镇江香醋的酸。
嗜辣的可以点“辣鳝丝面”,或者加勺辣椒油,酱汁甜中带辣,吃到碗底才见真功夫。可根据喜好选择面条的软硬程度,面同样可以免费续。
「沪西老弄堂」可以说是上海本帮面的排队王了,游客慕名寻味的石库门里的本帮面传奇,特别错过用餐正点,楼上楼下还是坐满了拼桌的食客。木楼梯、花地砖,穿越回上世纪。想象着阿婆坐在门口剥毛豆,爷叔端面穿梭,市井气十足。
黑板手写菜单,满当当地写着各式招牌浇头,浇头中有许多老上海的影子,除了大肠、腰花、辣肉面,也有水笋烧肉、咸菜肉丝这类上海家常菜中常见的浇头。来之前有看攻略说,相较于福和面馆,「沪西老弄堂」浇头调味会偏甜,确实如此。

点的招牌蛤蜊猪肝面,没错,又是猪肝。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山上长的,交融在一碗面里。猪肝薄切如纸,嫩到入口即化,小小的蛤蜊肉起到鲜甜提味的作用,葱油、酱汁浓而不腻,拌开时“滋啦”一声,是老底子咪道。
推荐「沪西老弄堂」的素鸡,吸饱汤汁,辣肉丁甜辣平衡,加一份炸猪排配辣酱油,才算圆满。
「沪西老弄堂」
地址:北京西路1738号(等多家门店)

源自1920年的『十七铺』,是一家专注于本帮面的百年传承品牌。木头桌,长条凳,吃的就是江湖气。浇头可单点,近几十种特色浇头搭配上口感劲道的面条,加辣肉加素鸡,堆成“浇头山”太过瘾。
浓油赤酱的响油鳝丝面,鳝丝弹嫩,辛香浓郁,很有面张力。想要满足感double,当然得安排上本帮特色的双浇面。虾仁猪肝双浇、腰花大肠双浇、虾仁鳝丝双浇等随心选,大肠酥烂、腰花弹牙、猪肝嫩滑,嗦一口面,停不下筷。
对了,『十七铺』的小吃也很有老上海特色。吃面时配上一碗汤头奶白的大肠肺头汤,完美中和浓油赤酱的甜腻感。南乳炸猪排上桌即透出诱人的绛红色,肉质紧实有汁水,厚实劲道,也是嗦面的好搭档。
「十七铺」
地址:虹口区天宝路806号
黄浦区西藏南路1497-1号

卢香纪的前身,便是上世纪80年代叱咤风云的“缩头面”,老卢湾区四大名面(F4)之一。几经流转,始终凭借一碗碗重芡重酱、浇头现炒的面,抓住几代人的味蕾。苗条为略硬的碱水粗面,吸饱汤汁。十足有嚼劲。大肠弹润顺滑,腰花厚实弹牙,十几种浇头让人每次寻味都心满意足。
地址:丽园路501号

《繁花》中,玲子从日本归来,阿宝招待她吃冷面,说这碗面“不比四如春的差”。可以看出,四如春是阿宝心中上海冷面的标杆。夏日将至,要吃冷面,肯定绕不开这家上海老字号面馆,算是传统“风扇冷面”的首创面馆。特制的扁面蒸熟后用风扇吹凉,口感爽滑。加上冷面浇头,儿时的夏日美味。
地址:石泉路72号

寻裕记亦是当下现炒浇头的代表性本帮面馆,或许在南京的新街头更为受宠,好吃且接地气。单浇头、双浇头、三浇头,丰俭由人。爷叔偏爱生爆猪肝、响油鳝丝、生爆腰花、本帮辣肉、爆炒肥肠等,年轻人则多点虾爆牛蛙,面条很有嚼劲。深夜来一碗,“夜宵灵魂瞬间归位”。
地址:天津路480-488底层
侬最中意哪一家的“浇头江湖”?
评论区等侬来“嘎讪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