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误解了美声?

其实,“美声”若指西方古典音乐的声乐艺术传统,那它在我国从未占据高位。建国以来,结合西方美声和民族传统,打造一种科学的现代中式唱法,一直是声乐界的头等大事。

湖南卫视终于让娱乐资本染指了“高雅艺术”,号称“让大众不再误解美声”的选秀节目《声入人心》以选手的“三高”——高颜值、高学历、高素养——惊艳了一批原本认为声乐艺术遥不可及的观众。为确保专业性,节目请到著名男中音廖昌永坐镇评委席,在场外也得到女高音陈小朵力挺,但有不少美声专业学生提出了严正抗议:“用麦克风唱美声?这是侮辱我们吗?”

美声源于西方,诞生、发展于蜡烛和马车的时代,歌唱家靠人肉嗓音PK整个交响乐队,时至今日,确为奇技。但这一点及其背后训练之艰辛在乐迷圈外鲜有人知。由此看来,《声入人心》想普及美声,却忽视这点,的确不专业。就算演播必须用麦,也有无数种方式向观众进行说明。

然而,从全部选手的首轮试唱看,节目组所谓的“美声”和古典音乐几无关系:36个曲目中,可以归入古典音乐的只有3首歌剧咏叹调和1首现代民歌,其中更只有1位选手唱得不错。舞台外的“情怀时间”也大都留给了音乐剧。究竟是谁误解了美声?

其实,“美声”若指西方古典音乐的声乐艺术传统,那它在我国从未占据高位。建国以来,结合西方美声和民族传统,打造一种科学的现代中式唱法,一直是声乐界的头等大事。如今,虽然我国的声乐理论是“美声”“民族”“通俗”三分天下,但在“美声”中占据优势的却是前二者互融后产生的“民族美声”。周小燕在1992年如此设想“中国的新声乐艺术”:“它既不同于原有民歌、曲艺、戏曲唱法,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美声唱法,它是……综合发展而成的一个新的演唱体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西方古典音乐的声乐传统只是一个工具。

唱法的地位当然反映在演出形式上。需要肉嗓PK乐队的音乐会和歌剧(包括“原创歌剧”)历来小众,以春晚为终极代表的综艺晚会才是主流。晚会的演播当然要用麦,而且歌多戏少,抒情多剧情少,于是,若歌手身着华服美饰,唱着有别于流行歌曲和戏曲曲艺的(主旋律)歌曲,便自动被大众归入了无所谓是“民族”还是“美声”的一类。当然,对不再看晚会的年轻人来说,“民族美声”也是小众了。

如此看来,节目组选择音乐剧这种在年轻人中逐渐流行的体裁作为把“美声”推向大众的突破口,也是顺理成章。音乐剧演员通常有美声功底,其音乐也包含古典音乐元素,更有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音乐、剧情和表演。具有属于当下的审美和趣味,便能与观众产生共鸣,这和是不是美声本没有关系。从这一点看,节目中出现的四首古典音乐曲目的确略显尴尬。周小燕所谓“一般意义上的美声唱法”要被娱乐资本相中,恐怕得先拿出自己的作品,确立自己的地位。

Submit your details and vote for our cover
Your name*
Your email*

订阅 Time Out Beijing newsletter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