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行走 遇见城市的第N种方式

同济大学出版社的“城市行走书系”即将在书展上迎来它的第十位新成员,现在,先跟随我们去和丛书背后的策划人面对面,听她讲述“城市行走”背后的故事。

以往书展最热闹的展区之一,一定会有同济大学出版社的身影。从2012年出版第一本《上海里弄文化地图》以来,它的“城市行走书系”已经稳中求进地来到了第九本,石库门、邬达克、外滩、教堂、杂货铺、上海高度……一本本小彩书如同拼起“上海彩虹”的一块拼图,为生涩难懂的建筑专业知识转向公众阅读建筑搭起了一座桥梁,同时它也让我们惊呼,原来想要理解上海这座城市,角度向来多姿多彩。当我们身处阅读建筑的美好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上街头,用脚步去丈量这座城市,亲身走进一栋栋建筑,感悟它们的韵味以及背后的故事,这套书籍即成为随身携带的好帮手。现在,让我们与它的幕后策划江岱老师面对面,听她讲述“城市行走书系”背后的精彩故事。

 

你们将这套书命名为城市行走书系(citywalk series)的原因是什么?在你们看来,citywalk算不算一种特别新颖和潮流的探索城市的方式?

同济大学出版社过去做的很多书服务于学校的教学、教师科研和研究专著等,在大众文化领域涉及的很少,但我们能感受大众对建筑文化的需求。如果继续做原来概念的东西,一是对出版行业的生存不是特别有利,也不利于建筑文化知识的传播,因此萌生了最初的念想。

城市中的建筑为我们提供一种空间环境和氛围,我们希望当你走进城市、街道和建筑时,你能体会到的那种感受,所以我们把“行走”这个词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城市行走书系第一本书的作者姜庆共老师在如何向大众表达这件事情上,对我们的帮助很大。往往我们一谈到建筑,很容易用建筑专业术语来描述它,但给大众讲建筑文化完全不是这种路径。

01 石库门封面

 (城市行走书系的第一本书:《上海里弄文化地图:石库门》)

citywalk这个词怎么来的?

它是跟建筑之间的一种关系吧。建筑只靠文字和图片呈现,你得到的是一个片面的信息。走进去才能真正地领悟、体验,要有现场感和体验感。我们鼓励大家走到城市、街道中去,“你在窗边看风景,我在看你”这种互动才是城市中最有趣的地方。

但有很多建筑只能在外面看。

没有历史学家的研究,你根本不知道这栋建筑是由谁在什么时候造的,它有什么背景和故事,可以折射出什么。城市行走一本本彩色的小书,每本都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内核很重,但我们把它表现的很轻松,容易阅读。

05 教堂封面

内容的扎实跟作者很有关系。现在我们能看见特别多与上海建筑相关的书籍,质量良莠不齐,内容大同小异。基础史料可能是同一来源,这会导致雷同的描述,也有过度主观化,作者情绪抒发特别多,另一种是故事勾陈。因此,你们在作者和内容的挑选上有哪些选择标准?

我们不强调过于主观的评价,我们希望所有的描述都是客观的。但是事实的描述和专业的描述不同,后者譬如进深,开间之类的专业词汇。所以我们的事实属于历史事实。即便我们要讲物理事实,也是解释为什么形成这种事实的根源,历史、文化等什么原因导致它这样。《上海教堂建筑地图》是在周进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发展而来,《上海邬达克建筑地图》也是华霞虹在硕士研究论文基础上做了很多后续研究。

所以你们是想到做这本书时,去找到作者。

我们之间是有互动的,我们的题目非常多。我的电脑里有个文件夹叫上海彩虹,理想是要给上海出一系列的小彩书,颜色填满各个色卡。它架起了一个桥梁,把建筑文化从专业研究架设到一个大众阅读文化中去,包含的内容非常广。

06 上海高度封面

第一本《上海里弄文化地图》从与作者之间的沟通,到建立起这样一个计划,时间用了多久?中间是不是会有磨合?

姜庆共老师拍了上海很多年,一直在想如何表达。做书的时候,我非常希望听到他讲,问他放平面图还是立面图?石库门建筑之间的区别其实非常有限,如果我们全放平面图就会很单调又乏味,讨论下来觉得说最前面放基本介绍,把石库门建筑类型讲清楚就好了。

你们会要求每个作者在行文上趋向统一吗?

没有特别强调统一,但强调要避免主观。这套书的容度很大,每一栋建筑的描述基本在800字以内,没有什么空间让你去抒发个人情感,但是解读很重要。

2012年,我们的书做了很多宣传,也在有意识地去与读者沟通,曾遇到读者说‘这本书太专业了’。哪些词汇对于大众来说是难的,譬如放坡、砌砖这些平日都能看到,但和名词对不上的事物,所以在内容上我们得做调整。

07 外滩封面

这套书的设计很特别,从开本到内页用纸,版式也好,字体也很简约,很特别。

因为要行走,所以我们一定是做口袋书,色彩是明亮的。当初上海街头还有很多书报亭,它们能在这么多五花八门的杂志中立马跳出来。字体非常简洁,但很有力量。

20123月出的石库门,当月就传来消息,王澍得了普利兹克奖。很多人会问王澍是谁?他为什么会获奖?他的建筑什么样子?本来我们想做他的文集或作品集,但后来我们觉得可以把它扩到这一系列中去,有这个责任去向公众普及。但我们不能给王澍下一个定义。从切入角度来说,第一我们要告诉大家他的建筑在哪里,做了一个类似黄页的工作,让摄影师去拍建筑,把它的具体位置和公交方式标志出来。其次,我们觉得任何人去解读王澍都是一家之言,所以选择的所有文字都来自王澍自己的表达,我们把他表达过的资料收集起来,把最具说明性,最能帮助理解他的建筑的语句表现出来。

由于开本小,用他的建筑图来做封面表达的内容就很有限,另外,照片的写实性容易导致主次不够清晰。我想用一个抽象的王澍建筑的表达,于是找来4812岁等不同年龄的小朋友,给他们一个周末的时间,看着王澍的建筑照片然后把它画下来。到了周一,美编拿出现在的设计稿,我觉得就是这个了。

02 王澍封面

第一眼看上去很吴冠中。

对,王澍的建筑受中国传统绘画影响非常大。中国古典绘画,吴冠中做了一个现代绘画的表达,王澍做了一个现代建筑的表达,他们是同根同源。这个封面有一种水墨的感受,王澍的建筑主要集中在江南,所以说特别贴近。

关于教堂建筑这本书,Time Out也做过许多教堂的选题,因此很好奇你们当时是如何想到要做这一块内容的?

周进老师的博士论文在先,后来我跟他说我们做一本地图出来吧。这本书最有挑战的是他的论文有30万字,先是把它改成了5万字,然后又变成2万字,但在表述上还是很学术化。刚好他有个儿子,我就跟他说“你跟你儿子讲,录下来,就是这本书。” 上海现存教堂有300多座,他选了50多座来写,如何把它高度简化,让大家懂得为何选这些为代表很重要。教堂地图做完以后,我们就想做上海庙宇地图。它从去年就开始了,是一个正在进行的项目。

关于城市更新,有很多石库门会面临一个被拆的问题,当读者拿到《上海里弄文化地图》的时候,有可能书里的那些已经不在了。所以这本书大概多久会更新一次?

目前还没有列入计划,因为现在手头的事情还没做完。我们想着老城厢赶紧做出来,但是五年了还没有完成。对于作者来说这是一种挑战,如果不赶快拿出来,就得不停地改写。但有一种东西是不变的,老城厢的重点不在于某个建筑,而是一种结构。

04 杂货铺封面

目前手头上在做的,这个系列还有哪些可以透露一下吗?

今年书展会有《上海武康路建筑地图》,它是我们第一本以街道为背景来描述这座城市的书籍。不单单讲建筑,也不叫怀旧,可以说是回溯。这个地方原来什么样,怎么发展成现状的,讲述的是一个脉络。今年我们还会出松江的山水地图,九峰三卯,松江总共有十二座山,三座湖。我们从松江的地理成因开始讲,这块陆地怎么形成,以及山水对后来文化的孕育。譬如陆机的《平复帖》就是在松江写的。

在设计上会偏中国化吗?

有可能。在目前所有的书里头,你没有一个模式去套。每本书都会根据它的内容做一些创新。我们有一本松江民俗文化地图,它跟松江山水地图是一个专辑,它从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入手讲到文化。

03 邬达克封面

当你去别的城市,你会想到看一看有没有关于城市的书籍,它是一个很好的参照。很多游客来到上海之后,这套书有什么理由可以吸引他们?对于上海人来说,他们本来对这些建筑略有了解,因此看待这本书的角度会不大一样。你们会区分本地人与外地游客的阅读体验吗?

我们没有区分,做书出来谁想读谁就读,没有预设过任何角色。很多建筑专业的人喜欢,非专业的人也蛮喜欢的。这需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内容。就像《平复帖》,多少上海人知道这件事?当一本书中有你不知道的,有你日常所见却无动于衷的东西的时候,它对你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触动,非常大的好奇心的激励。

譬如一栋100多年历史的建筑,你跟别人讲的时候可能会挑当中的某一段,可能是你主观上非常想要告诉别人的。但也不能忽略它其他的历史,包括现在也是非常精彩的一个呈现。这要如何做到客观?

重要的是一种评价。在介绍一栋建筑的时候,你要把它放在历史的河流中去看待这一粒沙子,它的价值,以及横向、纵向上的比较,这样你的表达才有意义,别人才有印象,这栋建筑究竟意味着什么。

Submit your details and vote for our cover
Your name*
Your email*

订阅 Time Out Beijing newsletter

评论